欢迎访问江苏腾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网站!

走进腾泰

Into Tengtai

集团简介

江苏腾泰建设集团自2003年成立以来,秉承“自信、敬业、团结、进取”企业精神,注重加强公司内部的管理和人员队伍的建设, 使公司的业务日益拓展,经营规模不断扩大,发展关联子公司有:江苏全世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、江苏鑫合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、昆山华府物业管理有限公司、 昆山好美慧贸易有限公司、江苏双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、福建金湖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、昆山市埠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。

江苏全世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拥有房屋建筑甲级、市政公用工程甲级、人防工程监理乙级等资质,是大型专业化综合性项目管理企业。 在日常监理工作中,在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,抓好进度、投资、信息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。 在过去的经营活动中,我们始终坚持‘以创新求新发展、以质量求生存;以服务求信誉、以管理求效益’的理念,服务于社会、服务于客户。

  • 公司成立于2003年

    2003

  • 拥有员工306名

    306

  • 承接监理项目350余项

    350

  • 2018年产值9000万

    9000

集团发展

其中监理业务2014年产值 3600 万元,2015年产值3750 万元,2016年产值3160 万元。2017年产值3800万元。2018年产值9000万元。 并与中南房地产(常熟中南锦苑、昆山中南锦苑、镇江名人府、山东威海颐樾湾)、 首创置业(昆山首创奥特莱斯南地块住宅、北地块住宅、北地块商业、张浦镇新吴街北侧住宅)、联美(中国)投资(四季花园)、 力天投资(昆山伯明翰住宅)、哥伦投资(哥伦大厦)、中大地产(天大数控)、中铁建设集团华东总部办公楼、优德精密(办公楼、加工车间)、飞荣达精密(办公楼、加工车间)、港龙地产(常州港龙住宅)、富贵投资(富贵国际广场)、绿宸置业(常熟南部新城2018A-004号地块)、中科孵化(昆山)创新投资(华东产业育成中心)、曹安投资(大上海商贸城三期工程)苏州瑞兴房地产(常熟市2019A-018地块)、常熟筑虞房地产(常熟市2019A-019地块)为代表的项目350余项,并建立其长期战略“优秀合作伙伴”关系。

我们清楚地知道,这些成绩的取得,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之外,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。 在此,我代表腾泰集团全体同仁向曾经关心、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各级领导、各位同仁和广大的朋友们表示忠心感谢。

商海泛舟,潮头傲立。腾泰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,展望未来,我们豪情与责任并重;务实与创新同行;我们将继续凭借执着与坚定的信念,满怀豪情,为新的使命与梦想努力。 我们深信:原来的成功只是逗号,腾泰人心目中的那座山永远在前方!

愿景

原来的成功只是逗号,腾泰人心目中的那座山永远在前方!

腾泰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,展望未来,我们豪情与责任并重;务实与创新同行;我们将继续凭借执着与坚定的信念,满怀豪情,为新的使命与梦想努力。

  • 350

    承接监理项目350余项
  • 220

    已完工项目220余项
  • 70

    外资工程70多项

使命

成就员工,客户至上

商海泛舟,潮头傲立。腾泰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,展望未来,我们豪情与责任并重;务实与创新同行; 我们将继续凭借执着与坚定的信念,满怀豪情,为新的使命与梦想而努力。

董事长致辞

《人生的毛竹林》 --江苏腾泰建设集团董事长 马宝国

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了一种竹子,叫毛竹,这种竹子在最初的4年时间里,仅仅生长3厘米,但是,从第五年开始,毛竹就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, 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。实际上,在最初的四年里,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。人生如同毛竹林,挫折、背叛、伤害、隐忍都是一种岁月的积累和储蓄, 往往只有经历了这些,才会让人生的根系变得坚不可摧。终有一天,当万物萌发,春暖花开之时,得以高耸入云!最终达到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[ 选自《竹石》,【清】郑板桥。]的境界!

——题记

“父亲的追悼会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”!

父亲去世那年,马宝国只有5岁,狭小的空间里聚集了上千人来参加父亲的追悼会。这样的场景对一个尚不知世事的幼儿而言却有着巨大的触动!之后他从母亲的口中才逐渐了解和理解到父亲的为人。父亲是名退伍军人,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行事原则,退伍后本可以在北京某个体面的文职工作,但是父亲拒绝了,执意回到家乡泰兴投身教育事业。虽说是做教育,但是当时却连个像样的学校都没有, 于是父亲就将一座寺庙改建成了学校。为此,颇受非议!如今,提及此事,马宝国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将当年的寺庙恢复重建,为父亲洗刷非议!

父亲走后,虽说国家承担了一部分的家庭养育费用,但是作为一个有9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的家长,母亲的负担是极其重的。马宝国回忆说,小时候上学都会带一根铁丝,路上就在垃圾堆里翻,翻出来的东西周末拿去卖。有一次,他在垃圾堆里竟然翻到1元钱,这让他高兴坏了,这1块钱他整整用了2个月。 没有钱的时候,只能到处找东西吃,挖山芋、挖野菜、捞鱼,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,以至于14岁的马宝国身高只有150公分。

相比经济上的负担,精神上的侮辱和折磨是让整个家庭难以忍受的。由于当时的不良社会风气,对于丧偶有着莫名的歧视,全家老小因此受尽欺凌。饱受欺辱的画面至今还留存在马宝国的脑海中无法磨灭。14岁那年村里分粮食,别人家有馒头有肉,马宝国家里因为没有劳动力,分不到粮食,但是十口人要生存。母亲别无他法,带着全家兄弟姐妹在村长面前下跪,求村里可怜可怜,给一些粮食。双重负担让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!马宝国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辍学的道路,给家里挣工分,挣粮食。但给与他的打击并没有因此减少,他在生产队里受到了诸多不公平的待遇,经常被队长打, 不给记工分,甚至工分本子被当众撕毁还挨了巴掌。这一切只有一个原因——家里没有父亲,没有顶梁柱!

“那你恨这些人吗?”笔者问。

“当时恨。但是人还是不要积怨,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做人上人!”

就在14岁那年,马宝国决定离开家乡,离开这样的生活环境,立志成为人上人!

从亿万富翁到身无分文,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!

离开泰兴后,马宝国到了无锡打工。起先做了2年多的小工,跟着包工头学施工。第一年发了80块工钱,这就让他高兴坏了。就这样做了6年多,也就是他20岁的时候,他自己做起了包工头,当起了“小老板”。随着工程项目越来越多,他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,1997年,马宝国已经身家上亿。 不仅如此,随着事业蒸蒸日上,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一边当着老板还一边学习,想把辍学后的文化都补回来。

就在1997年,马宝国偶遇一位算命的老阿婆,她跟马宝国说,今年他会一无所有,直到2003年才会东山再起。老阿婆说他命里就有这一关, 无牢狱之灾,但会一无所有。马宝国当时并没有在意,但是命运却突如其来地应验了老阿婆的话。

1997年,马宝国承接一个54栋楼的大项目,同他合作的还有另外两个老板。当时他生意正做得春风得意,由于过分自信和强势,他与甲方签订了一口价合同。未曾料想,当年原材料市场动荡,马宝国在这个项目重重地摔了一记大跤!一夜之间,他一无所有,所有资产变卖,与他合作的另外两个老板,一个跳楼自杀,另一个锒铛入狱。

一贫如洗之后,摩托车成了马宝国唯一的财产,他在无锡开了3个月的黑车过活,但好景不长,摩托车终因非法营运被扣了。1998年,他心灰意冷,辗转去到徐州打工,做监理,每个月600元收入,能满足基本的温饱就不错了。

2002年,昆山有个朋友找到了他,说是在无昆山有个项目,希望他能去昆山帮忙,3000元一个月,马宝国就过去了。他毕竟是经历过亿万身家的人,平凡的打工生活怎能满足他的志向,加之多年从商造就的敏锐嗅觉,他在昆山没干多久,就觉察出昆山监理市场的巨大潜力。于是他一边打工,一边了解昆山当地的监理市场,果然印证了他的预感。2003年春节后他就辞职了,打算自己开一家监理公司。但是当时马宝国的全部身家只有3200元钱,而设立公司需要50万元的注册资金,这又让他傻了眼。 但巧合的是,就在此时,他认识的一位在上海开监理公司的老总希望他能在昆山开个分公司,于是他找了个十几平米的房间做办公室,购置了所有必需品,自己刷了墙壁,公司就开张了。

公司开张后,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,业务从哪里来?起先,马宝国印了2盒名片,逢人便发,但似乎不见效果。后来他听说在锦溪有个项目,人家9万元不肯接,他就立即赶过去谈,仅用了十分钟,竟然还以11万拿下了项目!当他拿到3万元预付款的时候,他感觉自己拥有了全世界。看到支票的时候,马宝国嚎啕大哭!

似乎又应验了老阿婆的话,2003年开始,马宝国的事业开始顺了,就在那一年,他成立了自己的监理公司,做了500多万的营业额,而项目多为昆山的寺庙和教堂,他监理费只收一半,另一半捐了,他的这一善举在当地的宗教圈子里享有盛誉,同时也给自己积累了很多功德。因此,政府的项目也开始主动找他投标。 逐渐恢复富裕的马宝国由于早年的辍学,始终觉得自己文化不够,于是他读EMBA,读研,到香港去学习,不光是监理行业,他还涉足很多行业领域。

“亲情是我心中永远的痛!”

1997年的一击重创让马宝国成为了穷光蛋,但是更深切的创伤是在心里,那一年,他的心也被捏了个粉碎。

事情发生之后,所有家人都远离他,躲避他,抛弃他,生怕被他连累。所有人都断定,马宝国这次一定完了!仅有一位师长,在他落魄的时候仍然坚信他会站起来。他的妻子也在他倒下后义无反顾地抛弃了他,并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起诉离婚!在这落魄的5年里,马宝国见识到了何为世态炎凉,何为泯灭人性。兄弟手足、结发之妻、朋友乡亲,一夜之间,都如躲避瘟疫般对他趋之若鹜。他觉得全世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,孤独和伤害是他唯一的伙伴。但是,当他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之时,所有人又纷至沓来,企图分一杯羹。

即便如此,马宝国并没有改变初心,即便他再也不相信爱了,但他自己还是会继续去爱。他仍然把手足们的生活都安排好,仍然给老家修路装灯,仍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乡亲。他曾经历过黑暗,在黑暗里,是多么需要哪怕一丁点的光亮,把全世界照亮!

“人要知恩图报,只想着赚钱就一定赚不到钱。”

创业之路起起伏伏,充满艰辛,却也让人成长。2003年马宝国参加一个道路项目的竞标,当时他连标书都做不来,封标书也不会。参与竞标的都是上海的企业。竞标当天,他还迟到了,不过最后他还是凭借实力中了标。那几年,公司的业务量富足,业务发展良性。只要是进入昆山的大型项目,都会主动找到马宝国。政府也会推荐他,他的企业,无论是办公环境还是人才队伍亦或是管理水平,都堪称昆山第一。省里领导来昆山视察,都会邀请马宝国陪同。与他一起成长的公司在本地6家,如今已全部倒闭,马宝国是仅存的一家。这让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
2014年,受国家政策影响及整个行业的原因,国家取消了强制性监理要求,这对监理行业影响很大。业务量骤减了,行业内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,市场很不稳定。好在马宝国有几个大型房企托底,但即便如此,他仍然意识到,仅靠眼前的死守是不长久的,企业需要转型升级方可实现可持续发展。于是,他开始深入转型升级发展,从单一的监理业务转型到项目管理、项目代建、PPP项目等方向。他还投资8000万,买了70亩地,兴建了砖厂,今年准备扩建,他在上海找到了销售渠道,扩建后的产品可以销往上海。马宝国从来不向外借钱,包括银行,这次的投资,银行直接授信3000万。他在福建有一个休闲度假产业项目,拿了1000亩土地,总投资2亿元,银行也直接授信2000万,可见他是个信誉极高的商人。

如今,昆山到处都是马宝国的项目,这一点让他非常自豪。当时,昆山要造38层楼的“昆山第一高楼”,每人敢做,马宝国做了;深度高达16米的地下人防工程,每人敢做,马宝国做了;常发地产100万平米的高层项目,只给做过高层项目的公司做,马宝国做了……最多的时候,公司一年有60多个项目,马宝国的理念是,有的项目哪怕不赚钱也要去做,只要对企业发展是有利的事情就要去做。日积月累之后,马宝国自然比别的企业有底气、有资本、有说服力。绿地集团、首创集团、 万科集团,这些声名赫赫的大型房企都先后成为了马宝国的长期合作客户。这一切离不开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管理,良好的口碑和信誉,是商场生存的必备因素。

马宝国对于企业的管理和企业文化非常重视。以制度管理公司,有制度必依,执行制度必严是他的管理准则。他始终坚持企业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储备。他主张不断学习,也鼓励和支持员工学习,在马宝国的公司,只要被正式录用,学习、考试所涉及的所有的费用都由公司承担。福利待遇也是他非常重视的方面,每年员工工资增长不少于10%,员工买房,公司无偿借款20万,等有钱了再还。马宝国说:“我也是穷苦出生,我要让员工在这里工作能有更好的生活。”因此,企业的人才流失率非常少,创业至今,员工基本没有流失,都慢慢成长起来走上了领导岗位。企业实行职业经理人化,领导岗位都是从基层一起打拼上来的。企业在发展,行业在发展,员工必须要学习、创新。

很多年前,他就有意识要跟大型房企建立战略合作,要抱住大企业、名牌企业的“大腿”一起成长,学习大型房企的管理经验和特色,适应不同大型企业的管理要求。企业每周组织培训,坚持企业要适应合作方、员工要适应企业的原则,让员工有归属感。正因如此,如今,企业仍为昆山监理行业里的第一块牌子,即便在市场危机的时候,也没有受到影响。

马宝国成功的秘诀就两个字——诚信。

对所有人都诚信,言必行,行必果。因此,所有人都信任他,员工也信任他。

现在,昆山轻轨在建在即,马宝国打算找一家有资质的企业跟联合投标做轻轨项目,虽然企业现在是甲级监理公司,已经是最高级别了,但是目前尚无轻轨监理资质,整个昆山也没有具备这一资质的公司。对此,政府很支持,这是培养本土企业的巨大机遇,几百亿的项目为什么不能给本土企业一个机会呢?也许通过这个项目,又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精尖的人才,就像当年的“第一高楼”项目,借此培养了一批能做高楼项目的人才。

马宝国的目标是,再奋斗5年,将企业送上IPO。

马宝国坦言,他从没想过能做得像现在这样大,以前的目标很简单,觉得能有车能有房就不错了。时至今日,尤其这风风雨雨、起起伏伏的几十年过去了,他已经不再单纯考虑赚多少钱,买什么车,住什么房了,历经了悲欢离合、穷困陌路、柳暗花明、东山再起,他内心充盈得最多的还是感恩二字。他要回报员工,回报跟他一起坚守和闯荡的人。

有一位朋友,曾在他困难的时候借给他8000元钱,后来,他竟将一个200多万的项目拱手相让,以示报恩。这是一种莫大的胸怀,更是一种内涵和风度的表现,毕竟,如今的马宝国已不再是那个150公分身高的打工小弟了,站在面前的是187公分,怀揣了柔情与梦想、修饰着感恩与爱的企业领袖!他早已建造了属于他自己的毛竹林!

文/叶苗乐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

图/潘文龙 《新闻周刊》资深摄影师